分类
外汇交易基础入门篇

什麼是貨幣對?

分享到微信

什麼是貨幣對?

标准的外汇交易模式是怎样的

使用比特币交易要注意什么

假设当前的比特币兑美元汇率为1比特币= 7,500美元,那么您存入的2比特币价值为15,000美元。假设您想以英镑计价。如果汇率为£0.5 = $ 1,您将获得£7,500。一段时间后,GBP / USD汇率变为0.45,您平掉头寸后在交易帐户中获得$ 1,666.65。您已经获得了可观的11.11%利润,这时候你可以开始套现了。

使用比特币进行外汇交易的好处

  • 去中心化估值:使用比特币进行外汇交易的主要优势在于:比特币不与中央银行绑定。数字货币不受中央地缘政治影响,也不受宏观经济问题(例如特定国家的通货膨胀或利率)的影响。
  • 高杠杆:许多外汇为比特币交易提供杠杆。经验丰富的交易者可以利用此优势。但是,如此高的利润率也应格外谨慎,因为它们会放大潜在的损失。
  • 低存款额:一个交易者可以从一些比特币外汇交易公司的低至25美元开始。一些外汇交易公司甚至提供了促销活动,例如存款金额匹配。交易者应检查经纪人是否合法并受到适当监管。
  • 交易成本低:大多数接受加密货币的外汇经纪人都将经纪成本保持在非常低的水平,以吸引新客户。
  • 安全性:进行比特币交易无需透露您的银行帐户或信用卡详细信息。就成本和财务安全而言,这是一个很大的优势。
  • 全球界限:比特币交易没有全球界限。监管挑战可能仍然是一个令人担忧的问题,但是如果交易者和经纪人都愿意进行交易,那么就没有地域界限。

使用比特币进行外汇交易的风险

  • 不同的汇率:比特币在多个交易所交易,汇率也有所不同。交易者必须确保他们了解外汇经纪商将使用哪种比特币汇率。
  • 美元汇率风险:几乎所有经纪人在收到客户的比特币存款时,都会立即出售比特币并持有美元金额。即使交易者在存款后没有立即持有外汇交易头寸,他们仍然会面临比特币到美国的风险。从存款到取款的美元汇率风险。
  • 波动的危险:从历史上看,比特币价格一直表现出较高的波动性。在没有法规的情况下,不受监管的经纪人可以利用波动性来谋取利益和交易者的不利。
  • 比特币固有的安全风险:存款的比特币很容易被黑客盗窃,即使是从经纪人的数字钱包中也是如此。为了降低这种风险,请寻找具有防盗保险保障的经纪人。
  • 什麼是貨幣對?
  • 杠杆风险:对于可能不了解风险敞口的新交易者而言,使用杠杆风险很大。这种风险不是加密货币外汇交易所独有,并且在传统外汇交易中也起作用。

分享到微信

分享到微博

外汇交易七大主要货币对属性分析 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货币对?

兴业投资外汇日评

交叉盘是不涉及美元在内的货币对,是比较进阶的货币对选择。但是,分析时并不能忽略美元的重要地位。以澳系的两个交差盘澳元日元 AUD/JPY和澳元纽元 AUD/NZD为例,前者是典型的 套息交易 ,除了研究两国的利息差和贸易关系,还需要研究澳元美元 AUD/USD和美元日元 USD/JPY的走势,澳元日元 AUD/JPY的波幅往往较大和且波动明显。至于澳元纽元 AUD/NZD,因为澳、纽是姊妹国,两国的地理和经济本质相近,导致两国经济上很难录得剧烈差异。因此澳元纽元 AUD/NZD的走势相对较平稳,很难有明显的上下趋势。

央行需要考量多个目标

货币,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是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更是“资金”和财务管理工具。作为资金和财务管理工具,企业主要关注的是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支付的便捷性则在其次。企业获得一笔贷款,可以有三种选择:第一种是,贷款先进入存款账户统筹管理,再逐笔对外支付;第二种是,直接接受现钞或数字人民币,用现钞或数字人民币逐笔对外支付,将多余的现钞或数字人民币存入银行;第三种是,将获得的现钞或数字人民币贷款先存入银行存款账户统筹管理,再根据经营需要逐笔对外支付。

三种方式在效率上没有太大差别,但在管理上,企业财务应该会有自己的选择。从试点情况看,大多数借款人得到数字人民币贷款后,第一时间将其存入银行存款账户。倒是有个别企业,发现存款兑换数字人民币免费,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免费,就逐笔从存款账户提现数字人民币对外支付。

这是典型的出于效益考虑的行为,当然也与数字人民币支付比纸币现钞支付方便有关,但企业并不在乎数字人民币与银行转账支付在效率上的差别。在此也可以看到,企业支付数字货币和个人支付数字货币,只是一窜加密代码表示金额大小的区别,支付效率是一样的,在制作和流通方式上没有批发与零售之分。

从央行的角度出发,确保货币在支付结算中的流通顺畅是货币发行的重要目标,但货币发行管理成本、货币流通管理成本、不同货币流通形式对货币政策的影响,都是需要考量的目标。为了这些综合目标,有时需要有意识地限制一些流通形式。央行之所以要发行数字人民币,减少纸币、硬币的发行与流通就是重要的考虑因素。

运营机构须与母行完全隔离

在人民银行对各家商业银行的情景下,与目前现钞的发行无异,需要考虑的是,在数字技术条件下,各家商业银行是由总行统一对人民银行总行,还是如目前分支机构对分支机构。两种安排,技术上都是可以做到的。总行对总行模式下,各商业银行总行需要有专门负责数字人民币头寸管理的部门。分支机构对分支机构模式下,央行总行需有专业部门研究数字人民币在地区间的流通差异和规律,科学调配数字人民币头寸。

运营机构运营的是什么?数字人民币发行架构与现行人民币现钞发行一个很大的不同是多了一个运营机构。因为还在试点阶段,一切都还没有定型,运营机构的角色目前看还很模糊。运营机构运营什么?职能边界在哪里?如何保证可持续运营?

运营什么的问题,可以有两种可能。一种是运营数字人民币和数字钱包。一种是只运营数字钱包。

运营数字钱包,可以作为数字钱包的生产商、批发商,向其他商业银行出售数字钱包,各家商业银行再将数字钱包发给自己的客户使用。这样的关系非常简洁明了。另一种方式是商业银行将需要数字钱包客户的资料提交给合作运营机构,由运营机构审查并向客户提供数字钱包服务。这同样带来商业银行公平竞争问题和客户对非运营机构商业银行信誉和服务能力的认知问题。如果运营机构还要求客户开数字钱包必须与本行存款账户绑定,则商业银行客户竞争矛盾就更尖锐。再进一步,如果运营机构还可以管理客户的数字钱包,则运营机构与商业银行、与客户的矛盾会更大。

无论哪种运营方式,运营机构都需要运营数字钱包。数字钱包的开立必须实名制,实名制的审核与客户资料的保管,可以是客户的开户行,也可以是运营机构,这在技术上应该是可以解决的。如果目前技术上还不能解决这个问题,客户资料必须由提供数字钱包的运营机构保管,即运营机构成为客户数字钱包的风险管理者与承担者,这就有一个运营机构的职能边界问题。运营机构首先只能是一个服务提供商,不能同时是业务提供商,即运营机构除了提供数字钱包服务外,不能提供商业银行业务服务;其次,运营机构科技系统、核算、数据、管理等必须与母行完全隔离。

运营机构要保持持续服务,就必须有合理的收入来源。如果是代理人民银行向商业银行发行数字人民币,可以向人民银行收取代理手续费,并且有商业银行在运营机构开立的备用金账户的沉淀资金可以获取利差收入。如果作为数字钱包的生产商和批发商,可以向商业银行获取数字钱包的批发收入和今后数字钱包的运维费。如果运营机构直接向客户提供数字钱包服务,商业银行只是起到引流的作用,客户使用数字钱包和数字人民币都是商业银行账户之外的活动,商业银行当然没有理由承担所有与数字钱包有关的费用,甚至可以向运营机构收取引流费用。理论上,运营机构可以向数字钱包持有人收取相关费用,但实际上可能行不通。

数字钱包管理界限在哪里?

数字钱包由于它的特殊性,必须实名制。所谓实名制,并不仅仅是为数字钱包标注持有人姓名,而是在后台建立持有人与数字钱包的对应关系,这必然带来一个数字钱包的管理问题,即数字钱包的管理者不单单是数字钱包持有人。数字钱包的管理者,除了持有人,还有生产数字钱包的运营机构,在某种模式下,也可能包括提供数字人民币服务的开户行。

从已经试点的支付场景看,客户的数字钱包可以向任何可支付场景实现支付,反过来,客户的数字钱包也可以接受其他任何人数字钱包的支付。那么,从技术上说,数字钱包持有人可以从自己任何一个银行存款账户提取存款并兑换成数字人民币,也可以将自己所拥有数字钱包中的数字人民币存入自己在任何银行开立的存款账户。在这种技术条件下,有没有必要硬性要求客户在开立数字钱包时必须绑定一个存款账户?绑定的目的是什么?数字钱包本身是实名制的,不需要靠绑定存款账户确定真实性。当然,客户自己选择绑定一个银行存款账户,则银行必须满足这样的要求。

与数字人民币和数字钱包相关的一项重要技术是可编程技术,即智能合约技术。第一个问题是,智能合约技术是用在数字人民币上,还是用在数字钱包或银行账户上更好?当一定数量的数字人民币被智能合约锁定,确实能很好地执行相关交易的合约,但是,这被锁定的或被限制使用的数字人民币还是一般等价物吗?同时,当一定量的货币被智能合约锁定,意味着这部分货币暂时退出了流通,成为窖藏货币,这对人民银行的货币发行、流通货币管理和货币政策制定会产生什么影响?这可能也是在试点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

对于收款人而言,如果是付款人自己编程,就很难保证交易合约可以被严格执行。如果让第三方比如运营机构编程,则需要严格的制度和流程,需要在所编的智能合约之上签订三方的合约。如此,则必须严格限定运营机构在收付双方委托之外有任何对数字人民币或数字钱包进行编程的权限。如果没有对可编程技术运用的严格规定,可能会造成数字人民币流通混乱的局面。

刘晓春:制度安排是数字货币成功的关键

货币,对于企业而言,除了是支付手段、价值尺度、流通手段、价值贮藏,更是“资金”和财务管理工具。 作为资金和财务管理工具,企业主要关注的是效益性、安全性和流动性,支付的便捷性则在其次。 企业获得一笔贷款,可以有三种选择: 第一种是,贷款先进入存款账户统筹管理,再逐笔对外支付; 第二种是,直接接受现钞或数字人民币,用现钞或数字人民币逐笔对外支付,将多余的现钞或数字人民币存入银行; 第三种是,将获得的现钞或数字人民币贷款先存入银行存款账户统筹管理,再根据经营需要逐笔对外支付。